交流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交流分享

>

正文

中德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第15期 褚静 《德语视听说2》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

2024-12-27

浏览次数:

点击:[]次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德语视听说2

※主讲教师:褚静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生:2+3国际班

学时:4学时/

※课程思政目标

1)价值目标:以“讲好中国故事”思想为引领, 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知识目标:学生听懂有关思政课程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掌握相关主题的词汇和句型。

3)能力目标:学生听懂和看懂关于校园生活和简单科技类的文章;能用德语向德国人介绍中国的教育、生活、习俗和文化。

4)素质目标:传授德语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具备正确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思政学习资源:网络、德国电台和电视台资料;自编教材。

课程以线下学习为主,辅助钉钉班级群教学平台和微课形式,利用钉钉在线直播和视频会议、平台的一系列衍生功能以及录制的微课,对2+3项目同学进行德语教学活动。将传授德语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正确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是大一新生,刚开始学习德语一学期,对德语和德国有着较大的好奇和兴趣。学生德语基础有限,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宜过难。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和主导作用。

二、教学设计

序号

教学内容概述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教学方法

1

德国的职业培训

学习德国工匠精神

案例式、启发式

2

德国的科技发展

树立科技兴国理念

案例式、启发式

3

德国生态环保

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案例式、互动式

4

德国媒体对中国报道

了解中国国际形象

互动式

5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案例式

6

国内外社会热点

树立正确价值观

启发式、互动式


※课前准备

思政课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寻找资料和准备课件上。由于现成的书籍几乎没有,需要教师自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把所有资料做成电子文档,并体现在课件上。课件需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的都是学术感兴趣的热点主题。还有一些文化、历史的对比。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使用

利用网络,选取德国媒体对中国热点问题的报道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并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和讨论;学习中德两国历史文化和传统,了解两国文化传承。自己也录制了视频,可以结合在线以及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新鲜体验。

三、学生表现和评价

学生能紧跟老师节奏,认真完成课堂和课后练习启发学生找准“讲好中国故事”的切入点,结合其亲身经历,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以及课后总结所学词汇的形式,完成反馈。

四、创新点总结

特色及创新点:通过案例教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德语视听说的教学目标。以“讲好中国故事”观点为指导,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理性分析角度让学生了解目标语文化及本族语文化的深层内涵,再通过文化沉浸认识他族人群如何看待本族文化。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引领学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五、思政融入点

1)挑选和研读有关的材料,把握好故事与理论的相关度。运用网络工具,以及各类平台,收集和挖掘合适的材料。

2)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指导作用。

3)注意在讲述故事的真实性和细节中感染学生。在规范语言的前提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展现生动具体和形象的故事以及人物。

4)学习德国的工匠精神,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以及治学态度。了解德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立科技兴国的理念;探讨德国的生态环保建设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5)通过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了解中国的国际形象,加深对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信念。

6)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德语为媒介,传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